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律法规 > 文章阅读:再生资源回收管理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 时间:2020-12-01 17:12:08  来源:于田县公安局  作者:于田政府网  访问量:2055

一、主要法律依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

二、资源回收概念及范围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公安机关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的治安管理。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三、检查内容及罚则法律依据

1、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前款所列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罚则:依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2、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出售人为单位的,应当查验出售单位开具的证明,并如实登记出售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出售人为个人的,应当如实登记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

罚则:依据《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视情节轻重,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

3、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罚则:依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4、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时,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罚则:依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发现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而未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或屡教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公安机关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应当依法予以扣押,并开列扣押清单。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经查明不是赃物的,应当依法及时退还。

关闭首页
上一篇: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下一篇:印刷业管理
栏目更新: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 《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