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乡村振兴 > 文章阅读:【于田新闻】防沙治沙 建设绿色家园
【于田新闻】防沙治沙 建设绿色家园 时间:2024-07-24 11:27:35  来源:于田零距离  作者:于田政府网  访问量:224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于田县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绿色守护者,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梯田式防沙治沙与沙地育苗模式,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化进程,还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于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历年以来,在坚守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沙土资源的潜力,沙漠中种植胡杨、红柳、梭梭等保护林,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引领,积极推动肉苁蓉、玫瑰花等“沙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于田县红柳和梭梭的种植面积也已达到21万余亩,其中肉苁蓉的接种面积达18万亩,年产量超过4万余吨,每亩地的平均收益稳定在2000元。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于田县在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这为我们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深知,防沙治沙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关乎子孙后代福祉的事业。今年,我县计划完成防沙治沙10.06万亩,其中春季已造林3万亩,秋季计划造林7.06万亩。“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苗木供应上进行了创新,在沙地育苗500亩,每亩地可出苗11000株,可以满足秋季7.06万亩的造林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科技支撑,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将国有未利用土地划拨给村委会,村委会给农户租赁方式,让有能力的农户也参与到防沙治沙中来,达到生态效益和农民增收双赢目的。”于田县林草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阿里木江·麦麦提如则说。


 
        来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n99oPt4gTgrI5e3ZHfNLg
关闭首页
上一篇:【新质新造】红花大丰收 生活更红火…
下一篇:【经济高质量发展】万寿菊开出“致富花”
栏目更新:
  • 津云 | 津稻疆种!天津小站稻在大漠边泛起“绿色涟漪”
  •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新疆卫视:塔克拉玛干沙漠合龙点的玫瑰花开了
  • 【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文件】于田县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
  • 【于田新闻】天津“小站稻”跨越千里扎根于田试验田
  • 【乡村振兴工作进展信息】于田县乡村2025年到户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工作简报
  • 城市乡村特色游 拉动假日消费热
  • 【于田新闻】天津“小站稻”走进于田 助力乡村振兴
  • 水利部召开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会议
  • 国务院新闻办就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