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生态环境 > 文章阅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部介绍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情况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部介绍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情况 时间:2025-08-01 11:16:28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于田政府网  访问量:0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部介绍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情况

        新华社记者黄垚、高敬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目前相关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还将如何发力?

        在生态环境部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介绍,生态环境部先后组织开展了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共命名了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示范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普遍在省内名列前茅。将近一半的‘两山’基地生态状况达到‘优’级,生态‘家底’越来越厚。”张玉军说,创建地区率先推动从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各地还依托生态优势,探索把好生态变成“金饭碗”,颜值变价值,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金融等,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价。目前已完成黄河流域、秦岭地区、典型荒漠化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全国海岸带等重点区域专题评估,以及“十三五”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环境成效试点评估。正在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对“十五五”山水工程布局提出优化建议。

        张玉军介绍,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深化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常态化遥感监测,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建立“监控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上报销号”常态化、全链条监管工作机制。截至2024年底,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矿采砂(石)、工矿企业、核心区缓冲区违规水电和旅游开发等重点问题已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此外,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生态环境部进一步凝聚部门工作合力,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为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引。积极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推进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全球项目遴选工作,为推动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据介绍,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将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力度,进一步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生态根基。包括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各项工作;按照《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试行)》要求,做好问题线索收集、常态化监测和判定等工作;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

        来源链接: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7/content_7034174.htm

关闭首页
上一篇: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于田县分局生态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信息公开…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栏目更新:
  • 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于田县分局2025年第二季度“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结果表
  • 江河安澜如何保障?国家水网建设有何进展?河湖生态环境怎样复苏?——24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
  • 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于田县分局2025年6-9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于田县2025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
  •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于田县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 【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政策措施】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于田县分局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政策措施落实进展情况
  • 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于田县分局2025年5月日常专项执法抽查计划表
  • 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于田县分局2025年4月“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台账
  • 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于田县分局2025年4月“双随机、一公开”日常专项执法抽查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