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环保督查 > 文章阅读: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 时间:2022-01-04 12:25:47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于田政府网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2021年12月31日收盘价54.22元/吨,较7月16日首日开盘价上涨13%,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刘友宾说:“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2011年10月,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启动。2013年起,7个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的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试点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有效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低碳发展的意识。碳市场地方试点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由湖北省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交易系统由上海市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数据报送系统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成。(记者 刘毅、寇江泽)
        来源链接:http://www.gov.cn/xinwen/2022-01/04/content_5666282.htm

关闭首页
上一篇:第四届中新环境政策对话会举行…
下一篇:于田县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中央、自治区地区环境保护督查反馈意见整改任务销号的公示
栏目更新:
  • 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 和田地区2023年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情况的公示
  •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聚焦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 自治区完成13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等工作
  • 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自治区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预算的通知
  • 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预算的通知
  •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 压实生态环保责任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综述
  •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动真碰硬